您好,欢迎来到欧宝app下载 名中医工作室

养阴清胃防癌汤的运用与实践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6日 点击数:次 字号:

【功效】 养阴清胃,活血化瘀,解毒抗癌。
【适应证】 中度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发轻-中度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具有口干舌燥,喜欢冷饮,食欲减退,消瘦,舌红或绛,少苔或黄苔,脉沉细弦或沉数等特征的胃阴虚损之重证。
【验案】 李某,男,33岁,干部,住甘肃省某保健院,1990年2月23日请会诊。
主诉:因胃痛,反酸住院治疗10天。
病史: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幽门水肿明显),胆汁反流,十二指肠炎。病理活检诊断为II级慢性浅表性胃炎,伴II级异型增生,活动期。目前除胃痛,反酸外,手足汗多,大便干,饮食如常。
检查: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口唇潮红,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沉数有力。上腹部剑突下压痛。
西医诊断:(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2)异型增生型胃癌前期病变(异型增生Ⅱ级);(3)胆汁反流性胃炎;(4)十二指肠炎。
中医辨证:胃阴亏损,内热炽盛证。
治法:滋养胃阴,清热抗癌。
7年后随访。1998年8月6日,患者因胃痛3月,夜间痛甚,反酸,背痛来诊。1997年11月因黑粪,在深圳某医院做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0.6cm×0.5cm),疣状胃炎。1998年7月,又经甘肃省某医院胃镜检查,充血渗出性胃炎(底、窦部),痘疹样胃炎,十二指肠充血,水肿,前壁似有溃疡。病理活检,萎缩性胃炎(Ⅰ~Ⅱ级),灶性肠化生。根据以上检查与证候,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应进行重点治疗,萎缩性胃炎病轻,暂可不治疗。
9年后随访。2001年6月9日,从患者的母亲处知,1年前患者因患十二指肠溃疡,用西药质子泵抗酸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治疗,结果胃痛不能缓解,后经CT检查,诊断为胰腺癌,经治疗无效,不幸于1999年8月逝世。
【用药思路】患者系1例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转化为胃癌前期病变者,经中医中药治疗约两个月,癌前病变消失,追访7年后未见复发。9年后死于胰腺癌。
著者的研究证明,在兰州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发病率较低,约占3%。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变成癌前病变者较常见,而浅表性胃炎转为癌前病变者则少见。该患者系浅表性胃炎,年龄又轻,如果治疗不当,有转胃癌的潜在危险性,预后不良。治疗过程中,开始用甘寒养胃,清热抗癌的方法,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1个月,脉数舌红,症情不见好转。经详细分析,鉴于阳明经胃肠的燥热不除,阴液耗损越多,致使邪热越盛,病情有加重趋势,故加用辛寒清热的强剂白虎汤,治疗周余后,病情才逐渐好转,脉数转缓,苔黄转白,直至症状消失,出院。值得提出的一点,化瘀抗癌药(如莪术、白花蛇舌草)坚持运用,贯穿于始终,可能是取得显著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9年后患者死于胰腺癌,是原发性胰腺癌还是继发于原有的胃癌前期病变癌变后转移至胰腺,现尚难肯定。一般来说,十二指肠溃疡的癌变率很低或无,而胃溃疡的癌变率偏高,有时开始发病即为溃疡癌,易误诊为胃溃疡。患者经四次胃镜检查诊断均为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原发性胰腺癌的可能性较大。但患者7年前患有中度浅表性胃炎伴发中度异型增生,属胃癌前期病变,虽经中药治疗取得显效,异型增生消失,但7年后癌变,再转移至胰腺的可能性并不是完全没有,况且治疗后只做了1次胃镜复查,显然是不够的,7年内再未复查,也是一个原因,失去癌变早期治疗的机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