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诊治
            一、概述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感冒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3.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二)西医诊断
           
           
            1.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2.主要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三、证候分型
           
           
            1.风寒束表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风热犯表证: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证: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4.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
           
           
            四、中医治疗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束表证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解表散寒
            ,疏风止痛。
           
           
            常用中成药:羌活感冒颗粒。
           
           
            2.风热犯表证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解表。
           
           
            常用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
           
           
            3.暑湿袭表证
           
           
            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理气和中。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
           
           
            4.卫气同病证
           
           
            证机概要:内有郁热,外受时邪,邪困卫表,气机不畅。
           
           
            治法:透表清气、宣肺泄热。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
           
           
            (二)中医理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肺腧拔罐,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腧,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加火罐,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三)高热患者退热治疗
           
           
            1.针刺退热:选穴:大椎、曲池、合谷、内关、手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2.刮痧退热:取大椎穴。由内向外、单
            -方向刮动,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3.物理降温: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冰帽、冰袋、冰毯、灌肠、酒精擦浴等其他方法。
           
           
            4.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补液
            500-1000ml。
           
           
            五、护理
           
           
            1病室温湿度适宜,衣被不宜过厚。
           
           
            2.嘱患者多饮水,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虚脱。
           
           
            3.中药汤剂宜温服。
           
           
            4.饮食以清淡、富营养、宜消化为原则。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5.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
           
           
            6.风热犯表者,可给予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荸荠汁、鲜桔汁。
           
           
            7.表证期,密切观察病情,对高热烦燥者,警惕邪犯心包之危证。
           
          
           上一篇: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诊治[ 08-22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