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夹脊穴最早出自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我们称为“华佗夹脊穴”,其穴群位置是从胸
       1至腰5的十七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左右共34个穴位。后代医家又在此基础上将区域向两端延长,即从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0.5寸,共56个穴位,这就是现代夹脊穴全息穴群。夹脊穴经过历代医家临床总结,认为夹脊穴与现代脊神经节有高度相关,并认为治疗夹脊穴可以起到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与背俞穴一样,均具有双相调理功能。
      
      
       夹脊穴的分段主治:
      
      
       颈
       1
       -颈4夹脊穴:头部疾病;
      
      
       颈
       1
       -颈7夹脊穴:颈部疾病;
      
      
       颈
       4
       -胸1夹脊穴:上肢疾病;
      
      
       胸
       3
       -胸9夹脊穴:胸廓及胸腔内脏疾病;
      
      
       胸
       5
       -腰4夹脊穴:腹腔内脏疾病;
      
      
       胸
       11
       -腰5夹脊穴:腰骶疾病;
      
      
       腰
       2
       -骶2夹脊穴:下肢疾病;
      
      
       腰
       1
       -骶4夹脊穴:腰骶部病变与盆腔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