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眩晕)中医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有以下几点:
            一、饮食调护
           
           
            1.宜用低盐饮食,食盐每天不超过4~6克(即三口之家每月不超过半袋盐:250克,每天盐量不超过1啤酒瓶盖),不吸烟,不喝酒。
           
           
            2.控制高脂肪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不吃动物的内脏及其制品,可补充牛奶瘦肉,常食用黑木耳、山楂等。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3.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芹菜、白菜、梨、大枣等,保持大便通畅。
           
           
            4.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过食肥甘。
           
           
            二、心理调护
           
           
            1. 培养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紧张、激动和焦虑,做到心平气和,保证充分的睡眠。
           
           
            三、休息与锻炼
           
           
            1.选择对体力负担不大的运动,如慢跑、打拳、坐式气功等。也可按摩头面部,促使血管平滑肌放松,方法为先搓热两手,再用手反复按摩头面部20~30次。
           
           
            2.从卧位到立位时不能太快,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做到三个半分钟:清醒先静卧半分钟,起身再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边坐半分钟后起床。
           
           
            四、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
           
           
            2.生活有规律,戒烟禁酒。
           
           
            3.养成按时排便习惯,避免入厕弩责,便秘者,可腹部顺时针按摩。
           
           
            五、服药指导
           
           
            1.降压药、降血脂药物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避免擅自加减药量或突然停用降压药而导致“停药反跳现象”。
           
           
            2.中药汤剂一般适宜温服,如眩晕定时发作,可在发作前1小时服药,服中药后静卧1小时,使药物行通周身而起效。
           
           
            六、自我检测
           
           
            1.每天按时监测血压变化,定期检查血脂。
           
           
            2.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伴有头痛、肢体发麻、语言不利,伴有胸闷、胸痛、心悸、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以防并发症或中风等危重症发生。
           
           
           
           
           
           
           
          
           上一篇:
           消渴(糖尿病)中医健康教育[ 02-07 ]
          
          
           下一篇:
           儿童中医健康教育[ 08-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