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宝app下载 名中医工作室

调补肾气、利湿化浊、活血通络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案

发布时间:2025-07-01 点击数: 字号:

刑某,男,57岁。

初诊:2022年3月26日。

病史:患者两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7年余,加重1周。食醋、饮酒、进食荤腥食物则疼痛加剧,昼轻夜甚,行动不便,伴腰痛,夜尿增多至3~4次。诊查:两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红肿,触之有热感,疼痛拒按。X线摄片示:左足第一跖骨近端外侧局部骨质有虫蚀样改变,边缘不规则,骨质密度减低,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跖骨端骨缺损性改变。舌质红,苔薄腻,脉沉弦。血尿酸720μmol/L。诊断:痛风。

辨证:脾肾两虚,痰湿结聚,经络痹阻。

治法:调补肾气,利湿化浊,活血通络。

处方:

生地黄30g 熟地黄30g 炒杜仲30g 忍冬藤30g

鸡血藤30g 土茯苓30g 川牛膝15g 赤芍15g

泽泻15g 木瓜10g 红花10g 当归10g

炒乳香10g 仙灵脾10g 巴戟天10g 肉苁蓉10g

水煎服。

二诊:服药12剂后,关节肿痛明显减轻,仍感腰酸,夜尿多。舌质微红,苔薄白,脉沉细。血尿酸437μmol/L。守方化裁制备成丸剂。

处方:

熟地黄60g 威灵仙30g 丹参60g 肉苁蓉30g

白芍50g 赤芍60g 炒乳香30g 桂枝30g

薏苡仁60g 黄芪50g 红花60g 当归60g

巴戟天30g 穿山甲(代)30g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缓图以为效。

三诊:5月26日。临床诸症悉消,步履如常。

【评析】痛风患者由于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日久往往损伤脏腑气血功能,其中尤以脾肾亏虚为最常见。本病虽为湿浊内蕴,痹阻经络关节为患,但以湿热痹阻为标,脾肾亏虚为本。脾肾亏虚,水液不运,日久影响气血运行,使气血痰湿结聚关节经络而为患。故治当以调补脾肾为主,先后天健旺,则水液行,湿浊化,筋骨坚,气血畅。确立了清热利湿,化瘀痛络,调补脾肾三大治疗法则。临床所见湿聚、络痹、虚损常常互见,因此三法不可偏执,当三法合参,依据脉证而有所侧重。在急性发作期,关节肿痛伴有发热者,当重用生石膏、知母直折其邪热,土茯苓、薏苡仁、猪苓、萆薢、威灵仙清利湿浊,急则治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威灵仙能促进尿酸盐的排泄。关节疼痛者,则重用炒穿山甲(代)、郁金、川芎、三棱、莪术、红花、赤芍、络石藤、忍冬藤等破瘀散结通络,以除顽石,畅经络。在慢性缓解阶段,脾肾亏虚尤为突出,需重用巴戟天、仙灵脾、生地黄、熟地黄、肉苁蓉、炒杜仲、白术、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益肾之品,扶正固本,方可做到有主有次,丝丝入扣。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