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8日,由我院护理部筹备的“2025年国家级/甘肃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基层规范化应用与推广提升培训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基层推广应用培训班、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护理管理新进展与技能提升培训班、骨科加速康复护理实践新进展培训班”在欧宝app下载 门诊15楼会议室盛大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围绕中医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及骨科护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开幕式由院党委副书记邢喜平主持,院党委书记吴冰发表开幕致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学军及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莅临现场并发表讲话。领导嘉宾们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全体参训人员以此次培训为重要契机,扎实深化专业认知、精进实操技能,切实把学习所得转化为服务患者的过硬本领,为助推区域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术报告环节是本次会议的核心亮点,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带来了一系列前沿的学术分享。7日上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张华春主任以“中医护理优势学科建设及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龙华医院学科建设的实践案例,系统阐述了中医护理学科定位、团队培育与品牌建设的核心路径,为与会者搭建起清晰的学科发展框架。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艳明主任的“中医护理技术创新探索与实践”通过典型技术改良案例解析,揭示了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与现代临床需求的融合之道,甘肃省人民医院韩琳副院长的“以创新理念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等报告,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护理的创新发展路径,提出了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引发全场深度共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赵红云护士长以“中医护理技术在脊柱病护理中的应用与创新”为题,结合多年临床实操积累的典型案例,从技术适配场景、操作优化创新、疗效评价体系等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医护理技术在脊柱病康复中的应用逻辑与实践价值。吴荣护士长围绕“基于最新指南引导下的糖尿病患者安全管理”展开分享。结合丰富临床实践案例,系统拆解中西医结合模式在相关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路径,直观呈现该模式在提升患者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王艳红教授则聚焦科研能力提升,主讲"临床论文撰写的规范与技巧—以中医适宜技术为例",通过拆解写作关键环节、解析常见问题,为基层护理人员搭建起清晰的科研写作框架,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专题研讨促提升 实操交流强技能
11月8日的专题研讨环节同样亮点纷呈,聚焦临床护理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度交流。甘肃省人民医院傅彩虹护士长以"重症护理质控与安全管理"为题,结合重症监护临床案例,强调了全流程质量管控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可落地的质控优化方案。甘肃省中医院万迎霞护士长分享的"‘照护到赋能’骨科临床护理服务进阶之路实践与思考",从患者需求出发,阐述了骨科护理从基础照护向功能康复、健康赋能的转型经验。
为强化理论落地,本次培训特别设置中医适宜技术工作坊环节。在专家现场指导下,参训人员分组开展艾灸、推拿、拔罐等常用技术实操演练,通过"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纠错指导"的互动模式,切实提升了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与熟练度,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会议结束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由护理管理、骨科及内分泌科专家构成的交流团队,深入心血管一科、脊柱外科/老年骨科及宋氏正骨科等重点科室,通过现场指导与科室护理团队座谈研讨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各科室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中,龙华医院专家团队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管理与专科护理经验,针对各科室在疑难病例护理、特色技术应用、质量管控优化等方面的实践痛点展开深度交流,并提出了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专业指导建议,为我院进一步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了宝贵借鉴。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护理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贴合临床需求,既更新了专业理念,又掌握了实用技能,将把所学知识精准应用于日常工作。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助力提升了区域中医护理规范化水平与专科护理能力,更凝聚了护理学科发展共识。未来,我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搭建更多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护理部 葸英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