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炎)中医诊治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作者:
一、概述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二、临床症状
    (一)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二)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三)一侧不能做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四)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三、疾病分期
    (一)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二)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三)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四、中医辨证
    (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五、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征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蹘、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刺络疗法
    适用于面瘫后期,口角歪斜仍明显者。取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部内侧相对地仓之小静脉)。
    6.梅花针叩刺
    适用于病人患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取穴:太阳、地仓、下关、合谷、列缺等。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六、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自我训练,以助于面部肌肉恢复。自我训练的方法有:
    (一)抬眉运动:有节律地、用力将双眉抬起。
    (二)闭眼运动:有节律地用力挤眼使上下眼睑闭合,反复开闭眼睑。
    (三)鼓腮运动:闭住双唇,有节律的鼓起双腮,使之不漏气。
    (四)吮嘴运动:用力吸吮双颊使嘴噘起呈o形,两颊内陷。
    (五)露齿运动:用力做瘫侧双颊露齿,尤其瘫侧露齿动作。
    (六)浴面运动:搓热双手,双掌进行面颊部、眼部、额部按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