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欧宝app下载 ,

面瘫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科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点击数:次 字体: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僻。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
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病理学检查示面神经麻痹的早欺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1、风寒证 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 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不足 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翳风 合谷
加减:风寒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证加曲池疏风泻热;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⑵ 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尔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⑶ 电针: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以断续波刺激10~2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⑷ 穴位贴敷: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 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l次;或用白附子研细
【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人,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3、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氏面瘫)预后较差。
4、本病应与中枢性疾病相鉴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