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欧宝app下载 ,

河南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挖掘整理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点击数:次 字体:
一、学术渊源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为郭氏正骨的发源地,始于清嘉庆元年( 1796年),迄今已有二百余年。根据《郭氏家训》记载,其正骨医术起源有三种说法,一说为里中同姓道人益元君传授,故郭家所开药店曾名“益元堂”;第二种说法是有一贫病交加的云游喇嘛,途经平乐村时被郭家收留并真情款待,遂将其正骨秘术传授于郭家;第三种说法是郭氏正骨医术系继承于明末清初的洛阳正骨名医祝尧民。
根据洛阳县志及墓道碑等文字记载,平乐郭氏正骨的创始人可追溯到平乐郭氏家族第 17代人郭祥泰(字申玉),他受业于名师,经过长期实践创平乐郭氏正骨。郭祥泰将其术传于其子郭树楷,郭树楷传其子郭永号(鸣岗),郭永号传其子郭旭堂与郭义范,此为通常所说之南院(人和堂);另外,郭祥泰还将其术传于其侄郭树信,郭树信传子郭贯田,郭贯田传子郭聘三、郭建三;郭建三传子郭景星(灿若),传侄郭景轩(式与)、郭景旭、郭景象;郭建三传其子郭景韶(春园),此即通常所说之北院(益元堂)。其中第五代传人郭灿若与夫人高云峰医术尤为精湛,被誉为平乐郭氏正骨的正宗。1950年灿若英年患重病早逝,夫人高云峰毅然担起祖业重担,携子继续其正骨事业,医术远近闻名。河南郭氏正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潜心研究,不断总结、升华治伤经验,并汲取各家之长,逐渐发展成为中原大地上一个医术精妙、疗效神奇的骨伤学术流派。新中国成立前后,郭氏家族的子弟到祖国各地为群众治疗骨伤疾病,深受赞誉。其中郭均甫携其子郭宪章、郭允章,侄郭焕章、郭汉章等及其传人形成西北郭氏正骨支流,三门峡的郭维新、郭秋芬与洛阳的郭宗正、郭维璞、郭维安、郭竹等及其传人,深圳的郭春园及其传人郭玉凤、郭玉龙、郭维笃、郭维玉等,都为平乐郭氏正骨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河南郭氏正骨世代相传,至今已八代,郭氏后人遍布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深圳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办第一所骨伤专科大学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培养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
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成为当地骨伤科的学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
二、代表人物
第五代传人郭灿若(景星)与夫人高云峰、郭春园(景韶),第六代传人郭均甫、郭维淮,第七代传人郭焕章、郭汉章、郭允章等。
三、学术思想
河南郭氏正骨兼收少林伤科学术流派和薛己学术流派之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即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在其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药物辨证论治和功能锻炼为特点的一套系统的治疗法则。
1、整体辨证
郭氏正骨强调人身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外伤侵及人体某一局部,必然影响全身气血经络,造成气机紊乱,医者必须从病人的整体出发,调理气机、经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其次,外伤侵及人体,除直接损伤外,往往兼有内脏与经脉的间接损伤和潜在损伤,不可只看表面与局部表现,而忽略、遗漏内伤与全身症状。第三,疾病的发生与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者应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分清轻重缓急、辨证施治,才能使疾病早日康复。
2、筋骨并重
人体筋与骨是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灵枢经》提出:“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为坚”。一方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靠筋的连接才成为一体,发挥其支架作用。骨为筋提供了附着点和着力点,筋则为骨提供了连接与动力。筋有了骨的支撑作用才能固定与收缩,发挥其功能;而骨有了筋的附着和收缩,才能显示其骨架和关节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骨居于里,筋附其外,外力侵及人体,轻则伤筋,亦名软伤;重则过筋中骨,又名硬伤。骨伤必有筋伤,筋伤必影响骨的生理功能,故在治疗时应筋骨并重,才能促进伤病的痊愈。
3、内外兼治
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指外伤与内损兼治。筋骨损伤,势必连及气血脏腑,轻则局部肿痛,重则筋断骨折,气滞血瘀,或者脏腑功能失调,甚至内脏损伤,所以郭氏正骨强调医者应辨明伤病,内外兼顾,辨证施治,既治外形之伤,又治内伤之损;其二是指一方面内服药物与外敷药物同用;另一方面,既用药物辨证施治,又注重以手法接骨理筋。治疗上强调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推拿按摩,理筋治伤,同时内服药物调理气血,外敷药物消肿止痛。
4、动静互补
郭氏正骨十分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进行和坚持有利于气血通畅的各种活动,包括局部的和全身的活动;把必要的暂时制动,限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把无限的适当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总之,根据病情,以固定制动,限制和防止不利的活动,同时鼓励适当的、适时的、有利的活动,以促进气血循行,做到形动精流以加速骨折愈合。
四、手法与治疗的流派特点
1、手法特点
河南郭氏正骨在平乐祖传的手法基础上,发展总结出检查手法、复位手法、治筋手法三种。
1)郭氏常用的检查手法,有触摸、按压、对挤、推顶、叩击、扭转、伸屈、二辅等八种检查手法,借以诊断伤情、判断骨折愈合情况。
2)郭氏复位手法共有八法十二则,即“拔伸牵引、推挤提按、折顶对位、嵌入缓解、回旋拨槎、摇摆推顶、倒程逆施、旋撬复位”八法。
①拔伸牵引法:是整复骨折脱位的基本手法,该法包括拔伸和牵引二则。拔伸:一般情况下不需助手,多是医者拔患者伸,由轻到重,使肢体伸向远端,常用于创伤引起的关节挛缩,手足部位骨折,指(趾)间关节脱位等。与牵拉比较用力相对较小,所需时间也较短。牵引:即将肢体牵拉到治疗所需要的方位,可分为短时牵引和持续牵引,常用于较为严重的骨折、脱位或骨折合并脱位,后者需借助器具进行长时间的牵引,如骨牵引,皮牵引、布兜牵引等。
②推挤提按:为一法四则。推,为单向用力;挤,包括单向推挤和双向对挤,故推和挤可单独应用,亦可联合应用;提,使下陷复起;按,使高突平复。这四则手法常需在牵引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根据骨折脱位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和伤后时间的长短,单独或联合应用。
③折顶对位法:也称成角对位法。该法根据力学原理,借用巧力使骨折对位,适用于近关节部位某些长管状骨干的横断型骨折、干骺端骨折。该法要领是在筋肉松弛的情况下,将两骨折端推向同一个方向,并使之成角接触,在保持其成角相抵的同时,再行反折使之复位。
④嵌入缓解法: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肌肉、骨膜、筋膜等嵌夹在两骨折端之间;二是移位的骨块嵌夹在关节缝内;三是脱位的关节头被周围肌腱、筋膜或关节囊缠绕嵌顿。
⑤回旋拨搓法:是矫正骨折断端背向移位的手法。其方法是详细询问病史与搬运史,正确分析移位机理与方向,在肌肉肌腱松弛的情况下,以近折端为轴心,医者持远端肢体,顺着移位通道回旋拨送骨折远端,以矫正背向移位。
⑥摇摆推顶法:适于骨折复位后尚有残留移位,或四肢横断骨折有部分移位者。在维持牵引的情况下,医者双手于前后或两侧捏持骨折端,根据移位情况,在 30°范围内,作前后、左右的摇摆活动,矫正骨折残余移位后,医者维持对位,令助手缓缓放松牵引,远端助手沿肢体纵轴向近端轻轻推顶,从而使两折端的对合更加紧密与稳定。
⑦倒程逆施法:又叫原路返回法,多用于关节脱位的治疗。是根据脱位发生的过程,反其道而行,使其脱位一步步回归原位。
⑧旋撬复位法:是用来整复肩、髋关节脱位的手法。该法是根据脱位关节的解剖特点及其损伤机制,利用杠杆原理,旋转撬动关节,使其复位。
3)郭氏正骨常用治筋手法有四法十二则。
①揉药法:是郭氏正骨常用的治筋手法,分散剂与水剂揉药法两则。散剂揉药法运用祖传特效药展筋丹与其特有手法相结合,水剂揉药法常用展筋酊、白酒和红花樟脑酒等,利用药物行气活血,结合按摩通经活络,开毛窍,促进药物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②理筋法: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等作用,其中包括揉摩法、捏拿法、推按法、弹拨法四则。
③活筋法:是一种通过被动的关节活动恢复患肢生理功能活动的方法,无论骨折、脱位,跌扭伤筋,以及劳损和痹症引起的肢节筋骨疼痛均适用于此法。郭氏正骨常用的活筋手法,有伸屈法、旋转法、牵抖法、收展法、侧屈法、拔伸法六则。
④通经活络法:常用于以上三法之后,用以安抚、疏通周身的气血,通经活络,其中包括循经点穴法和拍打叩击法二则。
2、外固定特点
郭氏正骨外固定的特点可概括为“效”、“便”、“短”三字。效:指固定方法一定要有效。便:指在有效固定的原则基础上,固定物应尽量的轻便、少而适用,固定材料应尽量轻便而灵巧,既简便容易操作和掌握,又便于检查、透视和纠正再移位。短:指固定的时间,能短尽量短,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尽早解除固定;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固定的原则下,固定物能短勿长,能通过固定一个关节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固定两个关节。
外固定器材方面,“裹以布,围以批竹”曾是郭氏正骨传统的固定器械,后来他们在此竹篾的基础上,以优质的柳木为材料,根据肢体不同部位塑制成各种类型的小夹板,加上原有的黑白布、膏药、砌砖、土坯等简易固定方法,经过探索研究发展为成系列的、成套的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可概括为:
1)小夹板固定法郭氏正骨小夹板分塑形夹板与不塑形夹板两种。塑形夹板用可塑性强的柳木制成,不塑形夹板则采用松木或桐木制成。小夹板固定法为最常用最重要的固定方法,其又可分为:
①单纯小夹板固定法:适用于长管状骨干无移位骨折、胫腓骨稳定型骨折及上肢骨骨折,且皮肤完好无损者。郭氏正骨小夹板一般为四块,根据肢体的不同部位加以塑形,放置于整复后肢体的前、后、左、右用绑带固定。如为远、近段骨折,则要求分别超越远、近侧关节固定,并按维持复位方向塑形。
②小夹板加牵引固定法:是一种局部固定和肢体牵引相结合的固定方法。多用于不稳定性骨折、下肢骨折脱位等。其固定种类有:小夹板加骨牵引固定法与小夹板加皮牵引固定法两类。
③小夹板加器具固定法:是一种夹缚或托扶配合,以器代手的固定方法,多用于近关节处或骨干部不稳定型骨折。
④小夹板加挤垫固定法:即小夹板固定法加挤垫固定法的结合应用。
2)粘贴固定法是利用胶布或膏药的固定作用加上药物疗效,以达固定和治疗的目的,多用于无移位骨折和特殊部位的骨折或脱位。如肩锁关节脱位的肩肘粘贴固定法等。
3)绑扎固定法是用绷带、布带或金属丝对骨折进行固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特殊部位的骨折或脱位的固定,以达到治疗目的。如颞颌关节脱位的四头带固定法等。
4)器具固定法指在短、效、便原则指导下研制出的用于关节或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和一些特殊类型不易固定的骨折的经皮外固定器具。如尺骨鹰嘴骨折的鹰嘴钳固定法、股骨颈骨折的鳞纹针固定法等。(5)挤垫固定法挤和垫是两种固定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同时应用,并可合其他固定方法应用。挤法是用沙袋、砖块等物,对挤于患肢两侧,加以固定。垫法用纱布垫、棉垫、海绵垫或沙袋,垫于骨折处的适当部位,或肢体下方,帮助复位和固定,也可配合夹板应用,以加强固定作用。
3、用药特点
1)用药特点
郭氏正骨十分强调药物的辨证施治,尤重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在药物治疗上创立了“破、和、补”的三期治疗原则,并创制了不少有效的方剂,一直沿用至今。对骨折主张三期用药,三期指初、中、后期的时间概念,各期均有郭家灵验的祖方治疗。初期,肢体损伤,血溢而瘀,瘀不去则骨不能愈,用药以破为主,治以活血祛瘀;中期,多气血不和,用药以和为主,治以通经活络;后期患者久卧,身体必虚,用药以补为主治以益气血,补肝肾。外用药亦为三期分治。早期主症多为局部瘀肿、疼痛,治以消肿散瘀止痛;中期主症多为瘀血泛注,治以活血散结;后期主症多为筋肉消瘦,关节不利,治以温通利节。接骨药物亦分三期论治,早期应祛瘀接骨;中期活血接骨;后期补气血,益肝肾接骨。另一方面,郭氏正骨三期辨证又无绝对的时间界限,要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损伤程度和临床症状不同,或“破”或“和”,或“补”或“攻补兼施”,或“补而行之”,辨证施治。
2)家传秘验方
内服方有郭氏祖传的逐瘀护心散、活血疏肝汤、土元接骨丸等。外用方有祖传的展筋丹、平乐接骨丹、舒筋活血散等。
3)方药用法
1)逐瘀护心散
[组成 ]三七、乳香、没药、琥珀各10g,朱砂5g、麝香0.5g。
[功用 ]活血祛瘀,安神,通窍。
[主治 ]头颅损伤,神智不清,躁动不安。
[用法 ]共研细末,每次3~5g,黄酒或开水冲服。
2)活血疏肝汤
[组成 ]当归12g,赤芍12g,柴胡、黄芩、红花、桃仁、枳壳、陈皮、厚朴、大白(槟榔)、大黄各10g,甘草5g。
[功用 ]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主治 ]损伤初期,肿胀严重,腹胀,大便不通。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以稀便数次为度。
3)土元接骨丸
[组成 ]土元10g,川续断15g,白术12g,自然铜15g
[功用 ]滋肾健脾,活血接骨。
[主治 ]骨折中后期,肿痛已消,骨折尚未愈合者。
[用法 ]共为细末,水为丸如黄豆大。每服5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4)舒筋活血散
[组成 ]大力草、凤仙草、艾叶各30g,卷柏10g,羌活、独活、木瓜、川牛膝各15g
[功用 ]温通经络,舒筋利节。
[主治 ]损伤后期,气血凝滞,筋肉萎缩,关节僵硬。
[用法 ]水煎温洗,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
5)平乐接骨丹(外用接骨丹)
[组成 ]制象皮、制象牙各30g,制乳香、制没药、木瓜、无名异、龙骨、天冬、川续断各10g,锻自然铜12g,木鳖子15g,儿茶15g,三七3g,麝香1g,冰片2g。
[功用 ]活血祛瘀,接骨止痛。
[主治 ]创伤骨折,肿胀疼痛。
[用法 ]共为细末,鸡蛋清调敷患处,5~7日更换一次。或加入膏药内外贴患处。
6)展筋丹
[组成 ]高丽参、珍珠、琥珀、三七粉、制乳香、制没药各15g,血竭6g,西红花6g,牛黄0.3g,麝香0.6g。
[功用 ]理气活血,舒筋通络。
[主治 ]筋伤疼痛,或损伤后期关节活动不利。
[用法 ]上药依法炮制,共研极细末,收贮密封备用,置放阴凉处,用时直接揉处,或撒于膏药上贴于患处。
五、传人
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第六代传人郭灿若和高云峰之子郭维淮及维淮之妻谢雅静;第七代传人郭艳丝、郭艳锦、郭艳颖、郭艳幸,艳幸之夫赵庆安等;郑州郭氏正骨郭春园及其子维笃、维玉;西北郭氏正骨郭均甫及其子宪章、允章,侄汉章、焕章等。郭宪章之妻王则章,之子景仲、女玉涵,其再传弟子应树华、王淑敏、魏玉蓉、赵建勋、陈列等。郭汉章之女淑霞、子景昭,弟子宋淑琴、李少玉、米彩兰、程建路、刘淑琴、景尚志、赵成功、张建文等。郭焕章之子景周、景哲及弟子王清云、崔淑萍、葛植厚、李中华等。平乐正骨学院培养的学生遍及全国,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娄多峰(河南)、吴乃凤(云南)、丁锷(安徽)、刘克忠(湖北)、韦贵康(广西)、 宋贵杰(甘肃)、陶有略(福建)、周善明(南京)、张利(辽宁)、许鸿照(江西)、姚又新(湖南)、李贵(黑龙江)、周林宽(浙江)、江正玉(北京)、祝波(上海)、王继先(新疆)等。
上一篇: 护生带教体会[ 06-15 ]
下一篇: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09-17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