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欧宝app下载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31日 点击数:次 字体: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所致动脉硬化患者日渐增多,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本病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很多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之苦。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特别是 DSA的更新换代、导管、导丝等介入材料的研发、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治疗重心已逐渐偏向介入治疗即球囊导管扩张 +溶栓 +支架成形术。因而球囊血管扩张术是一种机械扩张导致血管重塑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DA早期的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发绀、趾端溃疡、坏疽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轻重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少、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临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为诊断容易漏诊、漏治。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主要包括 DSA、彩超、 CTA和 MRA等。血管造影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DA的 “金标准 ”,能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程度、侧副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彩超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最重要的筛选检查,具有安全、无创、价廉的优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PTA)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TA扩张血管的主要机理在于气囊扩张分离狭窄硬化的内膜,同时破坏中膜平滑肌强力层和胶原纤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断裂,中膜伸展。为取得良好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FA疗效,血管壁的裂开深度必须达到中膜强力层。具体方法是经对侧或同侧股动脉逆行或顺行穿刺插管做常规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闭塞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先行肝素抗凝,然后用超滑导丝和造影导管配合贯通闭塞血管,然后交换适当粗细导丝至狭窄部位远端,经导丝送入适当大小球囊导管,置于狭窄部位,球囊的直径与长度依病变部位及长度,选用合适的球囊在狭窄段,利用压力泵进行充分扩张 2-3次,每次持续 2分钟,压力为( 5-10)个大气不等。扩张的顺序是由病变的远端向近端依次扩张。扩张后照影确认血管狭窄及闭塞段消失,血流加快,结束手术。但是如果发现狭窄处仍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再行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因术中用较多抗凝剂,压迫止血时间要足够 15分钟。有时可将动脉鞘留置 24小时后拔出,进行压迫止血。术后给于抗炎治疗三天、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3-6个月。
例图:
双下肢动脉狭窄术前
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08-01 ]
Baidu
map